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2届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毕业实习工作总结
本科毕业实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身份及状态转变,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实现学生职业状态的进一步成熟。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的重点任务是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将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转化为从事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能力,进一步良好适应工作状态,为顺利毕业及进入公共事业领域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好准备。通过毕业实习,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信息与要求,特别是公共部门、社会组织运行管理方面的择业、就业要求与咨询,端正就业思想,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通过毕业实习,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通过毕业实习,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生涯规划,以切实有效的求职状态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通过毕业实习,协助学生在实践中弥补自身就业短板,指导学生积极、顺利完成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熟悉与公共事业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激发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其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是学生能够在公共领域学会不断超越自我,在管理的世界懂得服务的本质。
在常态化疫情防治背景下,政管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工作,经过全院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实习工作困难,通力合作,较圆满地完成了毕业实习各环节的工作任务。通过毕业实习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我院毕业实习的计划、组织、指导与等主要环节的工作程序,提高了我院毕业实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实习的基本情况
本轮毕业实习对象为201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2班学生和202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1、2班学生,共计121人。实习自2022年2月28日至2022年4月30日,采用指导教师集中指导,学生分散实习的方式里开展,实地地点为基层政府部门、社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
二、实习的主要过程
(一)准备启动
根据学校关于本科毕业实习工作安排意见,专业于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召开会议进行动员,成立本科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并向老师传达毕业实习管理工作具体要求,确定各专业教研室指导教师人选。同时,召开全体本科毕业生会议,向学生传达关于毕业实习工作时间安排、写作要求等。
1.领导小组构成
组长:张剑
副组长:尹丽春、臧文杰
成 员:韩芳丽、韩瑶、刘蕾、王雪红、陈瑞、李文强、高婷、庞翠、杨晓青
2.指导教师的遴选
本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21人,本专业毕业实习领导小组经过研究决定: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指导教师须具备高级职称资格或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教师。每人指导学生在10-12名左右。
3.疫情防控要求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按照学校、学院要求,强化对学生毕业实习指导工作的指导和关怀,通多实习动员会、教师实习指导会、实习总结会等各种方式做实做细相关工作,动态实时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动态。
4.实习地点选定
采取分散实习方式,121名学生全部落实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大部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实习单位与学生的居住地距离较近,学生方便实习调研。
5.下达实习计划
教研室制定了周密的毕业实习安排,对实习任务、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实习时间安排、实习要求、实习成绩评定、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一一规定。按照学生分组情况,安排各指导教师对名下学生下达了实习计划。
(二)中期检查
为了保证毕业实习工作按计划进行,保证毕业实习的质量,本科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于4月中旬对所有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及毕业实习记录等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检查结果发现: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对毕业生实习计划安排得当,实习工作的协调有序;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对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实践指导细致全面;;学生态度端正,在实习单位普遍能够辛勤工作,认真总结思考实习工作,并按时撰写实习周志和实习报告。指导老师和学生能够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纪律要求。
但也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专业教师对毕业实习的各项要求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参差不齐。
2.学生对毕业实习操作平台校友邦的使用不够熟练。
3.校友邦线上平台和教师线下指导的衔接不够流畅。
4.少数学生对毕业实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存在敷衍了事和形式主义的问题。
对此,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整改,总结经验,并加大了监督和管理力度。中期检查报告总结之后上报给教务处。
(三)结束总结
本轮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得当,各环节组织实施顺畅,毕业实习工作顺利完成。通过毕业实习,专业学生接触到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积累了工作经验、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养,端正了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为学生参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共完成121篇毕业实习报告,基本情况见下表:
表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成绩统计

三、实习的主要内容
毕业实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本科毕业实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身份及状态转变,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实现学生职业状态的进一步成熟。具体实习内容如下:
1.熟悉与内化基本的工作规范与纪律。在实习过程中遵守实习单位的工作规范与纪律,通过实习了解现实工作单位的工作规范与纪律,将其内化为个人工作状态,从而为就业做好准备。
2.体认职业工作流程,明确岗位工作要求。通过实习指导学生了解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工作要求,通过实践掌握工作的要求与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3.整合理论与实务,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反思前期理论学习,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反思性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4.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5.熟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6.熟悉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运营方式方法,提升自身管理和服务素养。
7.结合自身及撰写毕业论文的需要,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
8.全面了解实习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能及运行情况。
9.了解实习部门在组织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10.实习期间阅读事业单位和本单位近一年来制发的文件。
四、实习存在的问题
实习开展中途济南发生疫情,基于该原因,对学生线下开展实习造成了困扰,对教师指导也产生很多不变,对此实习环境变化的应急处置预案不足,对学生心理疏导有待强化,实习工作计划不够细致,对实习各方面的规定没有熟悉的掌握,导致对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不能及时回应;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实习教师缺乏行业和基层岗位的工作经验,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
针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对今后的毕业实习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细化毕业实习方案,增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教研室和指导教师进一步强化对实习方面的政策规章的学习,做到对学生的指导有问必答,及时细致,服务到位。
3.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应充分考虑到毕业实习需要,尽量提高集中实习的比重。
4.加强对校内教师实习指导能力的培养。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机关单位、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现场观摩或参加进修研修,重点学习、掌握各种从业技能。
5.强化对专业教师毕业实习工作的指导和集体学习。
6.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加强教育引导,要求他们做好实习记录,撰写好实习报告,将实习记录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纳入到对实习成绩的评定依据中。
7.增加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对学生心理辅导。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2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