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青年教师文化底蕴和理论素养,4月7日,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千佛山开展了舜文化研学活动暨第22期辅导员能力提升沙龙,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正坤,学生工作部(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舞蹈学院、体育部等学院的辅导员代表及思政课教师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研学活动由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的5名学生志愿者主讲。

千佛山,隋唐之前称历山,也就是济南人耳熟能详的“舜耕历山”故事发生地,本次研学之旅,志愿者从“舜城”(济南的别称)引入,带领大家沿着济南首条舜文化长廊,共同探究中华文明道德始祖大舜的一处处遗迹。志愿者们带领大家参观了尧帝访贤广场,讲述尧帝访舜的故事;走进历山溯源主题园,了解历代名士对“舜耕历山”的认定与论证;在大舜石图园、卿云轩、历山院、《历山铭》碑、舜祠、三圣祠等地,身临其境感受舜帝抚琴,观赏珍贵历史文化景观。

舜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耀眼的文化品牌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此次千佛山舜文化研学活动,通过实地探寻具有丰富地域色彩和时代价值的舜文化,使传统文化具有了更加生动鲜活的感染力,使参会教师对舜文化蕴含的教育意义和思政元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提供了新思考。

下一步,学院将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不断探索新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新路径,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学院将以舜文化研究为契机,紧紧围绕学生工作实际,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学思践悟中互助共进,为辅导员队伍长足发展积蓄新的能量,进一步提升文化育人的质效与水平。

部分教师感悟:
学生工作部(处) 陈晨:在学习和领略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始祖大舜的故事后,本人对“德圣”虞舜所倡导的为人、持家、做官、治国均以德为本的思想由衷敬佩,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同样需要在工作中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道德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理念,全方位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赋能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设计艺术学院 李耀辉:通过这次深入参观研学舜文化,聆听了志愿者的讲解,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舜文化的伟大和不朽,对舜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历史意义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舜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仁爱、正义、忠诚、节俭”为核心的价值观影响深远,这对我们开展好学生思政教育,培树好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意义重大。下一步,我们将融合学生专业特色,创作艺术作品,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舜文化,让舜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更广泛地应用和发展。
信息工程学院 刘可寒:从“舜耕历山”到“舜井蛟龙,铁树开花”,作为我国文明肇始期的代表性文化,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里程碑,是道德文明的重要基石。它对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凝聚作用。政管学院以其实际行动加强大舜文化的宣传和普及,不仅使大舜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更能使其研究成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直接服务社会、服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社会科学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贡献了力量。
文化传播学院 卢姗:舜耕历山的往事,为济南洒落了文明的火种,而志愿者则以生动的方式传递着舜文化的精神薪火。此次活动使我对济南文化的源头——舜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研学的方式也让我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体会和感悟。舜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源头,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天然的契合性,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践行文化使命,实现用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年文化自信,以青年文化自信推动民族文化自信自强。
舞蹈学院 于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从千佛山脚下,爬上一览亭,驻足于舜祠,志愿者用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故事阐述了大舜传奇的一生,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之初,中华先民们筚路蓝缕、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宏伟历史画卷。这是一次很好的研学活动,通过收集和整理舜帝历史资料的过程,提高了学生阅读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也让师生了解了舜帝文化在泉城的影响及其文化内涵,立足泉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 颜梦圆:此次研学,志愿者围绕“尧帝访贤”“舜耕历山”“象耕鸟耘”等故事生动塑造了鲜活立体、忠孝仁义的大舜形象,展示了“孝”“仁”“和”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元素内涵,随行师生在学与思中体会着春日里的别样温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思政课教师应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积极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关注、关心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其持久生命力和深刻时代性,同时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科学指引,努力推进道理、学理、哲理三者统一,把握深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在投身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火热实践中注入青春智慧、青春力量。
体育部 庞茂勇:舜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开端,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之源。借着此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我带着疑问跟随志愿者走进千佛山。宣讲过程将大舜圣迹与上古轶事相结合,将那段历史生动地呈现出来。舜文化以孝文化为始,以民为本,以选贤与能为基,引领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民族价值,使我感受到深深的震撼。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挖掘舜文化内核,研究内在价值,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合,对于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将会有非凡的意义。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杨漫漫:“舜是中华人文始祖,道德始祖,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舜耕历山是济南的第一个历史文化故事,把济南的城市历史文化上推了四千年之久……”,作为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的指导教师,自从2021年5月开始接触舜文化以来,这些关于舜文化的内容我早已经烂熟于心。但本次舜文化研学意义非凡,我们切切实实走进了大舜曾经劳作耕种之所,感受到了这份文化的沉甸甸,更感受到了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荣光。倘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璀璨星河,那么舜文化便是灿烂的星辰一颗,而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的孩子们将成为一个个追星星的人,孜孜以求,让这颗星变得更加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