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省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四期长江学者系列讲座、第一百三十期学术前沿论坛、第八十四期社区治理论坛在学术报告厅举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胡荣教授应邀做了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政管学院院长王玉香教授主持,政管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胡荣教授首先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谈起,他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交通等方面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绩。接着,胡教授结合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两大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他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基础,因此,想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最后,胡教授从人、地、钱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相对于土地、资金,“人”的问题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当积极构筑“新乡贤”,发挥“人”的重要力量。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胡荣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大家的问题。
王玉香在总结中指出,胡教授从背景意义、内涵、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解读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王玉香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从国家政策角度出发,指出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关键是人才和教育,而通过设立“乡镇社工站”引导社会工作者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大有可为。最后,她要求广大师生学习胡教授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与方法,养成在问题中寻找探究答案的习惯,树立起长远目标,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报告会后,胡荣教授参加了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座谈会。座谈中,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主任王俊燕介绍了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史、特色课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基本情况,并指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团队在学术梯队建设、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胡荣教授分享了个人及其教学团队的发展经验,并着重强调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项目申报要重点考虑项目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团队成员要相互学习借鉴,尽可能抓住机会坚持申报,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关于高层次论文的发表,他表示可以从经典著作和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努力发掘新概念、新领域、新选题,同时做到扎实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提升论文水平。
胡荣,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创立社会单位理论。在《社会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导论》、《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和《社会资本与地方治理》,译著有《宗教社会学》和《心灵、自我与社会》等多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先后担任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