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助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提升,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学习新时代先模精神,5月14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七期“政言讲坛”暨青年领导力学位班第十五期“青秀讲堂”在学术会议厅举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赵宏兵同志应邀做了题为《让党徽在战“疫”一线闪亮发光》的专题报告,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正坤主持,学院辅导员、党员代表以及青年领导力学位班学员代表参加本次报告会。

会上,赵宏兵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卸甲退役到重披战甲前往抗疫一线的经历。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作为“一名老党员”“一位军医”“一个汶川抗震战士”,他主动请缨,同一百三十余位医护人员出征武汉。他回忆说,当援鄂队伍来到病房时,武汉的医护人员已连续忙碌十几天,累到近乎麻木。正是无数医护人员难以想象的执着守护,才确保了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投入防疫一线后,“过五关”是对前线环境的最好概括:防护关、治疗关、疲惫关、心理关和生活关,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大家在信念的支撑下都挺了过来。“我们没有退路,眼前就是武汉、身后就是祖国!跟着我,前进!”这句视死如归、破釜沉舟的铮铮誓言激励着全体队员,鼓舞着每一位患者。面对种种困难挑战,病人的褒奖就是他们眼中最高的肯定,也是支撑他们矢志奋斗的最大动力。他将医务人员比作书写武汉抗疫历史的笔尖,将党和政府比作握住笔端的手,他表示,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是成就伟大抗疫精神的根本保障。

王正坤总结表示,赵宏兵同志带领大家全景式地回顾了山大二院援鄂医疗队参与一线抗疫的故事,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今年正值汶川地震13周年,对比抗震救灾和疫情防控,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不变的是团结一心、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每一个投身抗疫一线的青年医护人员都是大家的学习榜样,广大青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命和担当,努力把对抗疫精神的感动转化为日后发展成长的动力,直至升华为坚持一生的理想信念。

为了更好的发挥先模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政管学院青年学子树立可亲可学的优秀榜样。经学院研究,决定聘任赵宏兵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成长导师。会上,王正坤为赵宏兵颁发了“青年成长导师”奖杯。

此次报告会加深了同学们对抗疫精神的感悟与认识,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理想信念,引导新时代青年用科学精神和硬核本领来回应时代挑战。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向先模人物学习,为思政教育融入青年政治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