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中央财经大学李国武教授做客我校第一百零五期学术前沿论坛暨第六十四期社区治理论坛

2020-11-20
作者: 编辑:李雪艳 复审: 终审:
查看:

11月19日,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省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一百零五期学术前沿论坛暨第六十四期社区治理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系统举办。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李国武应邀做了题为《普惠金融背景下的金融社会工作发展》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政管学院院长王玉香教授主持,政管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李国武教授首先从金融社会工作的背景引入,他指出,普惠金融的政策性推动、个体和家庭金融能力提升资产建设、公益慈善的金融化趋势是金融社会工作诞生的三个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普惠金融工作发展中,金融社会工作一方面能通过培养金融素养提升行动能力,另一方面借由金融普惠提供了行动机会,两相结合能够帮助受助者实现金融赋能。随后,李教授结合行为经济学理论等内容追溯了专业渊源,并对金融社会工作的助推者身份进行了详细阐释。紧接着,他通过“三个向度”和“五个服务领域”两个模型,强调金融社会工作内涵极其丰富,是社会生态系统视域下面向全体人群提供政策、服务等立体化服务的社会工作领域。他表示金融社会工作具有多元主体合作,全方位干预的巨大优势,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强化信用管理等领域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关于金融社会工作研究,他总结了十大议题,并提出要围绕加强政策工具和方案设计、加强实地干预和实验两种方法,辅以合理的筹措策略来推进研究发展,进而指导实践。最后,李教授从文化传统和社会认可等角度切入,展望了金融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及未来挑战。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李国武教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王玉香院长总结指出,李国武教授从背景、渊源、内涵等七个角度全面介绍了金融社会工作这一新兴社会工作领域。在这个金融手段多元化和金融领域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金融社会工作对包括金融脆弱人群在内的全体民众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提升金融素养和能力既是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也对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社会工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王院长希望同学们与时俱进,通过金融理论学习和简单的金融实践,提升防范金融风险意识,掌握基础性理财实践能力,以提高全社会的金融福祉为己任,成长为兼具金融素养和社工理念的综合性人才。

李国武,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在《社会》《社会学评论》《社会发展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技术扩散与产业聚集》《中国高铁创新体系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美国的职业结构》等著作和译作10余部,主编《金融与社会》(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