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省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十六期学术前沿论坛暨第五十二期社区治理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系统举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院长赵一红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城市社区治理主体机制运行结构分析》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政管学院院长王玉香教授主持,政管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讲座中,赵一红教授以 “谁在治理”、“拿什么治理”、“怎么样去治理”三个问题为导向,围绕“内涵与构成”、“角色与结构”、“运行与结构”、“社区运行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赵教授认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和社区发展之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的联动机制构成我国社区治理的行动主体。但在实际运行中,社会工作者嵌入社区工作时却面临着诸多问题。有些社区居委会对社工机构持观望态度,很多情况下双方难以达到完全的合作与信任。基于此,赵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居社分离,一站多居”、“二联三会”、“一个大会、两个机构”、“一委一居一站多中心”四种社区治理主体机制运行模式。最后,赵教授强调,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和专业性,促进社区服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在交流互动环节,师生踊跃提问,赵一红教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王玉香院长在总结中指出,赵教授的讲座密切联系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活动,帮助大家理性看待社区治理中社会工作实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王院长强调社区治理是多元参与的共同治理,社区的治理机制也是在多方互动下形成的,并没有固定的模板。而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专业性,在机制运行过程中被其他主体接纳,被服务对象所认可,这是对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能力的考验。她鼓励大家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在未来社区工作中建构合理关系、整合优势资源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赵一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发展社会学。近年来主持有欧盟委员会“高等教育行动能力建设”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等多个研究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