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郭伟和教授做客我校第八十二期学术前沿论坛暨第四十八期社区治理论坛

2020-06-09
作者: 编辑:刘蕾 复审: 终审:
查看:

6月5日下午,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省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十二期学术前沿论坛暨第四十八期社区治理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系统举办。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专家顾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郭伟和应邀做了题为《疫情应对中的社会治理:模式、优势和短板》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政管学院秦小峰博士主持,政管学院副院长张剑担任点评人,政管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讲座中,郭伟和教授首先概述了紧急情况下的运动式治理方式,在此次疫情中运动式治理方式集中表现为社区治理硬核模式。他认为该模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暴露出缺乏多元化的人性视角等诸多短板。郭教授表示,作为社区治理的“三驾马车”, 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在治理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依靠传统的“三社联动”很难弥补“三驾马车”的短板和弱项。为此引申出我国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要注意守正创新,一方面需要现代科技手段做支撑、法治来保障;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加强培育和动员策略的专业化,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最后,郭教授给出结论:只有在基层党组织周围培育出各种治理主体,并以专业化的动员策略进行有效的引领和动员,才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张剑副院长就郭教授的讲座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硬核模式应对突发事件有一定优势,但不能忽略社区治理暴露的结构、体系、数量、质量等问题。他强调要从现象回到深层次的社区治理结构中,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反思,促进基层治理由硬核治理转化为柔性治理。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郭伟和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秦小峰博士在总结中指出,社区治理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倡导,加强群众参与,在当下的运动化中逐步转向体系化、人性化,社区治理的各方主体要将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理念投入社区治理工作。

郭伟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主任。2019年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计划,2018年入选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专家顾问,2019年再次入选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社会建设专家顾问,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城乡社区发展与治理、社会工作理论、社会政策分析等。在国际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建设、开放时代等中英文杂志发表社会学与社会工作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