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安徽大学吴宗友教授做客我校第七十六期学术前沿论坛暨第四十三期社区治理论坛

2020-05-19
作者: 编辑:刘蕾 复审: 终审:
查看:

近日,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省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十六期学术前沿论坛暨第四十三期社区治理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系统举办。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宗友教授应邀做了题为《时空重组背景下的空间张力与社区治理》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政管学院秦小峰博士主持,政管学院副院长张剑担任点评人,政管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讲座中,吴宗友教授指出在急剧城市化、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交通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时间与空间发生根本性变化。随后,吴教授从时空重组的基本形式及其社会意义切入,讲述了时空重组对社会空间的分化撕裂和对个人心理精神的影响,从而引出了快速城镇化中的五个空间张力问题: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空间离析、社会空间的冲突性张力、文化空间的张力及其乱象、权利空间的张力、自我空间的内在张力。最后吴教授给出了在空间张力下进行社区治理的途径:一要多元共治,“三社”、“五社”联动;二要“线上”与“线下”同步:互联网+社会治理;三要推动新市民与社区融入;四要做到在场公共空间的营造及其公共属性的彰显;五要通过社会组织对社会空间和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培育;六要利用文化的弥散性与共享性来弥补社会空间的断裂与对立;七要以政治空间的统一来整合社会空间的离散与对立:党建+社会服务。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吴宗友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张剑副院长就吴教授的讲座谈了自己的感受,指出从空间视角研究社区治理的路径对于专业群三个专业的重要启发意义,并要求学生从各自专业角度对于吴教授的讲座认真学习。

秦小峰博士在总结中指出,当代的时空重组,其本质是短时间内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跨越。城镇和乡村的空间重组后,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和历史性的文化符号消失,产生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虹吸现象”,这些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要想追求社会工作的春天,就要将精力和研究投身其中,将实践作为思考问题的工具和载体,对时空重新思考,找回时空观。

吴宗友,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从事文化社会学、社区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学术兼职主要有:安徽省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