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政管学院构筑学生工作“云矩阵”,答好“疫情大考”的“思政答卷”

2020-05-19
作者:李雪艳 编辑:刘蕾 复审: 终审:
查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面对疫情大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学生工作中融合各方力量,“云”集优势资源,辅导员、班主任、家长“3”方互联互通,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志愿服务等“5”项工作举措为着力点,积极构筑“云引领、云科普、云关怀、云平台、云领跑”的“3+5”学生工作“云矩阵”,交出了一份具有鲜明青年政治特色的“思政答卷”。

主动应变,形成合力,实现“3”方互联互通

见字如面,辅导员变身“云主编”。随着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政策的落地实施,大学生思政育人工作也随之转移到了线上。辅导员队伍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形势的变化,运用微信、微博、QQ等微平台,以“键对键”形式,通过一段段温暖有力的文字,一篇篇论述翔实的微信推文,将思政触角延伸到每位同学的手机屏和电脑屏。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们依托“山青政管之家”累计撰写微信原创推文430余篇,累计66.2万字,阅读量9.9万+。全员覆盖每位学生,内容涵盖防疫科普、战疫动员、思想引领、心理健康疏导、就业指导等和青年“读者”紧密相关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坚定必胜信念将战疫进行到底。

前行有光,班主任担任“云导师”。“大量课程同步开展,网络容易发生卡顿,学习平台无法登陆”“线上讲授缺乏代入感,找不到正式听课的感觉”……针对首次线上授课出现的种种问题,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班主任陈建坡老师全面摸排学生居家学习状况,分享线上学习资源,开展线上答疑和学习交流活动,组建学习互助小组、四六级单词打卡小组,激发带动学生线上学习热情,确保居家学习方案顺利实施。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39名学生在班主任陈老师的影响下成为线上教学“铁粉”,课堂考勤率100%。

合力共育,家校战疫“云协同”。为加强家校联系、深入了解学生居家生活学习情况,学院全体辅导员采用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举办“云家长会”。以广覆盖,精对接为思路,对15名湖北籍学生、19名建档立卡同学,5名学业预警同学建立常态联系机制,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困惑和困难,收集工作意见建议,进一步系牢家校联合育人纽带,以家校“云协同”提升战疫力。

织密网络,立体开展,构建“5”位一体式思政体系

探索思政新模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云引领”。疫情防控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面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境,学院把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实施分众化、场景化、体验化的思政教育方法,将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变为现实教材,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线上平台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主题沙龙、线上讲座等活动累计120余场,让思政教育走入青年学子心间,实现思政“小课堂”和战疫“大课堂”同频共振,真正融入青年成长历程。围绕“学雷锋服务日”“国家安全日”“世界读书日”“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开展全覆盖、多层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我们的名字是青年志愿者”“国家安全关系你我”“书香政管-线上读书月”“五四·致青春”等10余项品牌活动,活动参与率达95%以上。

织密安全防护网,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云科普”。疫情期间,通过“山青政管之家”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发布《共抗疫情——致全体政管学子的一封信》《致政管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团学干部的“防疫”倡议书》《同心战“疫”》《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等专题推文50余篇,宣传普及新冠肺炎的预防建议、辟谣信息、应对策略、急救知识,组织同学们在线学习“防疫健康教育知识课”、参加疫情防控特别节目知识问答活动,向师生传递学院的关心和牵挂,增强师生战胜疫情的意识和信心,共同维护生命健康安全。

关爱学生共成长,共享心理健康教育“云关怀”。为保证疫情期间广大学子以良好心态科学防范,积极应对,学院以心理健康教育全链条工作体系为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员覆盖与重点关注相结合、危机应对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线上疏导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心理防疫体系。一方面,利用学院专业师资优势,组建起由心理学教研室教师、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及辅导员共同构成的心理支持热线团队,通过开展线上谈心谈话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服务,重点关注湖北生及疫情严重地区生源,有效心理疏导23人次;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心灵电台》、《幸福像花儿一样》和《芝麻信箱》,分享心理干预、音乐疗愈、健身锻炼、文学艺术欣赏等文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发展态势,具备健康心态。

 

就业服务不断线,搭建就业指导服务“云平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青年的饭碗,一头连着家庭的期盼,一头连着社会的稳定,是青年及其家庭最关心的问题。当新冠肺炎遇上就业季,产生了求职招聘延后、求职方式改变等新情况新问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以“三个及时”助力破解学生就业难题。一是及时推送就业信息,积极扩大就业增量。“职等你来”“考研复试攻略”“最新招聘信息”等微信专栏累计推送就业指导信息213条。4月下旬举办线上招聘会,148家企业为学院269名毕业生提供1700个就业岗位,有效解决部分学生就业问题;二是及时缓解就业压力,逐步盘活就业存量。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宣传委员”三级就业信息传达机制,形成“一对一”联系毕业班和困难生的就业帮扶机制;三是加强工作谋划,稳步提升就业质量。制定《疫情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针对119名考研和150名考公、直接就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实施“一生一策”计划。建立学业困难、人际交往困难、建档立卡学生等特殊群体就业台账,强化精准帮扶和重点指导,拓宽就业和升学渠道。

实践育人有阵地,开启支教志愿服务“云领跑”。“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逐渐成为‘停课不停学’的主要方式,但是农村尤其是部分贫困村学生上网课存在一定困难。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通过教育扶贫去帮助那些适龄农村孩子尽早复课是我们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切实举措,更是高质量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双战役”的重要内容。”聊城临清市省派“第一书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庆博士这样说。为了不让贫困村的孩子成为被“网课”漏掉的群体,助力“第一书记”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山东青年政治学院15名学生党员联合“启明星”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了“网络云支教”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积极响应,72名大学生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疫情防控”请战书,吹响了“战疫先锋”的青春号角。党建带团建,党团联动,志愿者们主动对接聊城临清市尚店镇有关负责人,帮助居家留守儿童们解决学习需求,借助微信、QQ等平台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为141位小学生、18位初中生进行网络云辅导。针对性的课业辅导,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居家生活学习,也令在外务工的家长倍感安心。“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每次教完孩子都会在微信上跟我总结孩子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我对他们很放心,感觉孩子自信了很多,眼里也有神采了,很感谢。”五年级小学生博涵的妈妈在支教微信群里点赞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