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为证·初心如炬
7月28日清晨,伴随着初升的朝阳,“鲁喀同梦·石榴花开”支教团成员与时尚广场社区居民自发列队,肃立注目,参加社区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雾中冉冉升起,支教成员们齐声高唱国歌,铿锵有力的歌声在社区上空久久回荡。这一刻,不仅凝聚了对祖国的深切热爱,更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生生不息的动人画卷。

活动当天,学院党委书记王正坤、组织员庞翠一行专程赴新疆看望支教团成员,实地走访了解大家的工作与生活情况,并送上诚挚慰问。王正坤书记殷切寄语:“大家要珍惜此次支教的宝贵机会,时刻牢记安全底线,用专业扎根实践,系统梳理支教工作的阶段成果,像无数扎根新疆的优秀校友一样,让边疆成为青春扎根、梦想生长的热土。”这份来自学院的温暖嘱托,极大鼓舞了在疆成员的奋斗热情。

街头巷尾·深耕细琢
为推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落到实处,支教团成员积极投身社会调研。团队围绕“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机制”主题,设计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深入社区走访调研。通过上门拜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成员们将专业知识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与社区干部、社工、志愿者深入交流,探讨社会治理的经验与挑战。此次调研共覆盖喀什疏勒县城市核心区及城乡结合部6个社区,累计深入走访80余户家庭,访谈30余名社会工作者,全面了解社工在西部地区社区工作中的角色认知、治理机制与服务方式。团队计划后续结合东部地区调研情况,开展区域比较研究,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贡献青年智慧。

推普融情·声入万家
调研之余,支教团还积极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走进社区,用真诚与耐心推动语言互融。团队结合实际需求,通过社区宣讲和一对一教学等形式,深入开展推普活动。为提升教学效果,成员们精心设计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吸引了众多居民热情参与。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定制式”上门推普服务。在一次入户调研中,居民阿卜杜拉用刚学会的普通话认真朗读问卷最后一题:“你对社区未来的期待?”他微笑着说:“希望孩子们将来说得更好,走得更远。”一字一句,传递着对语言沟通、民族团结的美好期待。

石榴结籽·步履深耕
此次调研与推普活动,既是一次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也是一次民族团结的真情传递。支教团成员们用脚步丈量基层,用语言连接民心,不仅提升了自身专业能力,也在服务中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新疆社会工作发展与语言文化推广情况,立足新时代青年视角,以调研促研究、以服务促团结,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