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法律知识普及,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3月13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律协会走进中新国际城西社区开展315“消费维权进社区”普法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精准普法+沉浸实践+长效护航”模式,在社区掀起学法用法热潮,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在社区宣讲环节,协会成员聚焦“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直播带货乱象”等热点问题,结合日常案例讲解了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九大权利,并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帮助居民解疑答惑,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律知识。宣讲还设置“法治成语闯关”“问卷调查”互动游戏,将“诚信经营”“公平交易”等理念融入成语谜题,居民通过扫码答题学习法律知识,为后续模拟法庭的沉浸式体验做铺垫。
模拟法庭作为本次活动核心环节,由协会模拟法庭实践演绎队精心策划,围绕一起典型消费维权民事案例展开。协会成员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代理人及证人等角色,严格按照真实法庭程序进行演绎,并邀请居民现场旁听。庭审中,控辩双方举证质证、激烈辩论,旁听席上的居民屏息凝神,紧跟“原告”与“被告”的交锋。审判人员严谨把控流程,生动呈现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及当庭宣判等环节,将抽象的法律条文通过沉浸式场景、专业化指导和精准化传播融入生动的“法庭辩论”。居民在了解完整诉讼流程的同时,即时获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深刻体会到法律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活动结束后,居民纷纷表示模拟法庭“贴近生活,容易理解”,真正实现了普法教育深入人心。

本次活动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通过沉浸式普法推动居民实现从“知晓权利”到“践行维权”的认知跃升,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文本规范转化为生活指南。学院法律协会将进一步联合各方资源,针对老年防诈、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等场景开展靶向式教育,通过案例剧场、法律诊所等载体打造“15分钟法律服务圈”,构建起“普法教育-纠纷预防-矛盾化解”的法治生态闭环,切实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基层社区治理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