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树新风,正学风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展第26期辅导员能力提升沙龙

2023-11-05
作者:李嘉欣 编辑:刘晓飞 复审: 终审:丁萍
查看: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强化师生有效互动,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心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11月3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于敏行楼社工实验室个案室召开第26期辅导员能力提升沙龙,集体学习《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关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规定(试行)》文件精神。会议由学院学工办、团总支负责人庞翠主持,全体辅导员、部分学生代表参会。

会上,庞翠领学并传达了学校文件精神和要求,会议要求辅导员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压实责任,要与任课教师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做好课堂教学秩序管理;要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规范学生请假流程;要规范课堂学习行为,严肃课堂纪律;要耐心细致充分的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创建良好学风,共建文明和谐校园。

辅导员们围绕文件相关要求,结合学籍管理规定、违纪处理办法、工作流程等进行交流讨论,确定了学院开展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方案。老师们一致认为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提高站位,严格落实文件精神、做好过程性管理管控;另一方面要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及时倾听学生意见,改进工作方法、精简工作流程,及时调整工作细节以确保工作更好地开展。

下一步,学院将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抓好班风,端正学风,把持续深入开展“书香政管”学风建设作为一项大事常抓不懈,以扎实的行动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助力学院育人水平高质量发展。

个人感悟

庞翠:

加强学风建设是推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更是强化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等进行现场检查,有利于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和生动活泼、健康上进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全面提升育人效能。

于晓光:

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良好的课堂管理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作为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做好学生学风管理,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构建高质量课堂,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贡献我们的力量。

张明伟: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良好的学风让学生受益终生。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不仅仅要上好自己的课,也要协助做好学风建设工作。在学校学风建设工作中,做好引导工作,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帮助。

李岳松:

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在课堂教学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学校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是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更高要求的必然抉择,是学校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作为辅导员我们要提高站位,科学认识学校办学优势和发展机遇,更要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压力,面对学校发展的难题和挑战,我们要全面把握学校下一步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坚定信念、坚守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三力”,以更加昂扬饱满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将学校建设的更加美好和谐。

马千惠: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学风建设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作为教师,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硬实力,加强授课能力的提升、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励等;作为辅导员,要引导学生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认识课堂的严肃性与纪律性以及“零手机”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进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杨漫漫: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来实现。作为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靶向思维,科学统筹规划,完善教育引导、强化服务保障、规范管理要求,不断开创富有成效的学风建设新局面,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王婧: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不断完善自我的主要场所,加强课堂管理对学生而言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抓手。作为教师,加强自身课堂教学技能,提升课堂吸引力是对我们自身提出的更高要求,运用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实现人才高质量发展。

李嘉欣:

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提升质量的关键,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课堂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场所,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纪律,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掌握师生教学、学习情况,实现教风与学风的良性循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李新华:

学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加强学风建设,一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自身角色,做好角色定位,树立规矩意识、奋斗意识和正确学习观念;二要开展专业导学,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让学生明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道理,从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感和认同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规划和目标;三要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联合起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

张雪: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高校根本使命的必然要求。高校要贯彻“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的根本理念,应首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作为辅导员,必须创新教育理念,以适应“00后”的思维方式、认知范式和行为特点。把握好新一代青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理念和制度上真正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切实有效做好课程管理、优化学风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