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三五”高水平应用型培育建设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群社会工作专业 /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暑期实践项目

首页 > 社会工作专业群 学生实践 > 实习实践项目 > 暑期实践项目 >

实习实践项目

【社会实践】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晨之曦社工协会“晨曦微光·梦遇夏乡”实践团圆满完成实践任务

时间 : 2022-08-19

为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表达情感、悦纳自我,7月22日起,晨之曦社工协会“晨曦微光·梦遇夏乡”实践团的13名志愿者来到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进行了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在炎热的暑期为这里的农村留守儿童带来了一个充实且意义非凡的假期。


实践期间,团队聚焦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情感表达、农村青少年全面发展和课外知识拓展等内容,依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结对帮扶的“心语信封”等活动,为当地青少年提供了精准关爱帮扶,明显改善了青少年成长发展空间,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得到更好发展。通过开展特色体育课堂、安全知识宣讲、学业知识辅导、青春健康知识宣讲等活动,实践团队真正做到体教融合、学讲用相结合,拓宽知识面,在实践教育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困境儿童情感表达互助提升小组活动

本次小组活动意在通过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形式针对张庄镇小河村的青少年儿童沟通表达能力提升进行干预,促进当地青少年儿童从自我控制、个人认知等方面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小组活动共分为八期,在实践团完成需求评估与前期调研后,于7月25日开展了第一期主题为“爱要大声说出来”的小组活动。

  

在活动结束后,组员们反响强烈,纷纷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到其中来,希望在小组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来充盈自我。目前已按照计划顺利完成八期小组活动,原先沉默寡言、融入感较差的组员通过参加系列小组活动,他们在情感表达及人际交往中都有了很大改观,已经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特色课程助力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

特色体育活动:青少年“充氧计划”

特色体育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体育+思政大课堂”的模式,结合体育运动对于健全人格、愉悦身心,培养青少年团结协作、拼搏奋斗、公平竞争等品格的特点,借鉴高校特色社团活动的形式所开设的“充氧计划”体育训练项目。“充氧计划”主要以篮球、健身、健美操为主的基础训练课,创设“定向越野+知识打卡”“体育+安全”“体育+文化”等特色专题响应国家“体教融合”号召,让广大青少年儿童通过课堂实践实现“锻炼人、锻炼魂”的育人效果。

  

专题课:社会技能情景演示

专题课共由安全教育课程、社会技能培训课程、儿童自我保护课程三大部分组成。掌握良好的社会技能是儿童将来进行社会交往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保证儿童心理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支教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寓教于乐,使学生们在学会自我保护的同时更好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专题知识宣讲

专题知识宣讲课程由青春健康知识宣讲和传统文化宣讲两大板块构成。青春健康知识授课结合“同伴教育”与“小组活动”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将青春健康知识通过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样的活动形式呈现。通过系统地青春健康知识科普,帮助青少年“获取知识、影响态度、形成技能”。传统文化知识宣讲,是以宣讲儒家文化、孝文化、大舜文化等各类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帮助青少年儿童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对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和理解。

  

兴趣拓展课

兴趣拓展课程主要囊括了折纸、绘画、音乐鉴赏、舞蹈等艺术类课程。实践团队以“心语信封”活动为载体,通过与孩子们手写信沟通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所想,挖掘孩子们内心真实需求并尽己所能地提供帮助与鼓励。该活动也是实践团队后期持续开展的一项长期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继续陪伴张庄镇的孩子们一起成长。同时,团队也将根据学生所提出的具体困惑及其他问题进行积极引导和帮助,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良师益友”。

  

课业辅导

实践期间,课业辅导也是志愿团队开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辅导范围主要围绕当地青少年学生所学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开展辅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得科学学习方法,也避免暑期内因为无人照看而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发生,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暑假,同时也让大学生志愿者得到充分锻炼。

  

青少年“家、校、社”成长环境调研访谈

“守护朝阳,助力成长”项目主办方指导下实践团特开展“‘家、校、社’青少年成长环境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集体座谈等形式,结合查询文献研究和地方有关档案资料,针对成长环境的突出问题、青少年心理情况与教育资源、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多方面的开展青少年成长相关的调查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提供参考。


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寻找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积极联系乡村学校、教师、家长和当地教育、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在完成调研访谈工作后做好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两年内当地官方数据,完成相关数据采集和调研工作。截至目前,实践团已回收有效问卷80余份,对于各职业工作者进行10余次访谈。

下一步,实践团将继续做好项目后期工作,在返程后进一步分析梳理实践成果,完成专题活动汇报与家校社青少年成长环境调研报告。实践团成员也将继续在学院的引导下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群众感情、担当时代责任,全方位高质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