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当前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状态,更好地教育、引导广大农村青少年投身到家乡建设,不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6月28日至7月20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多彩青年”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部分村庄,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调研开始前,团队成员提前与双铺村村委会取得联系,了解了当地青少年的大体人数与基本情况,筛选符合条件的调研对象。在充分了解到银丁扣村、林家村、郭家村的现实状况后,调研团队有针对性地查阅文献资料,制定了调研计划,确定了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为后续调研实践工作的推进做了充分的准备。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面向农村青少年和当地青少年事务工作者以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发现,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新一代青少年群体处在市场经济环境和多元价值观共存的时代,体现出了思维活跃、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特点,但面对社会中的错误观点和不正之风,他们还无法用自身已经接受并内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和精神信仰来理解和判断,致使他们理想信念淡漠、诚信意识和集体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进而产生认识和情感上的双重困惑。队员们在文献与政策支撑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本、学校教育为主阵地、社区教育为辅,多方主体联动共同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加大网络监管,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网络平台等具有现实性意义的对策及建议。


农村青少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后备军,他们思想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和完成效果,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通过本次调研活动,社会实践队成员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下一步,乡村多彩青年队将围绕如何做好农村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农村青少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提供人才、留住人才,努力在乡村振兴浪潮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员感悟】
王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农村青少年思想观念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村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为党和国家培育合格人才的时代需要。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共同走进农村地区,去对当前的农村地区青少年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走访调研,不仅有助于加强重视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使团队成员们对我国农村地区青少年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王建平:通过调查采访,我了解到现在的乡村青少年已经几乎拥有了和城里一样的学习条件,教室内的黑板、课桌等教学硬件以及所需书本都一应俱全。但这同时,相比较城市中的素质教育,软性关爱不足的情况也在乡村教育中出现,乡村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问题、创新能力等往往会被忽视,这些迫切得到人们的关注与实际解决,社会应该积极帮助他们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展现自己的才华!
张世辉:乡村振兴,农村地区是主战场,农民是主力军,而广大农村青少年更是主力军与生力军。纸上得来终觉浅,本次调研活动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农村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在了解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困境,这将有利于优化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农村青少年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同为青年人,我们也会努力学习,继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接下来,我们也将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尽一份绵薄之力。
祝天嫡:通过本次调研访谈,我们对乡村青少年成长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矛盾具有特殊性,同样每个乡村的风土人情、环境、青少年占比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实现乡村振兴。拓展乡村家校社联动,共同推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乡村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环境。
田雪洋: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效劳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根底。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效劳社会打下更巩固的根底。
刘雅慧:农村青少年的发展不仅是乡村振兴未来的主心骨,更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深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少年的发展规划,让我更加了解了与青少年有关的社会话题,对未来的实践活动以及学习生活大有裨益,受益匪浅。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不忘记实践调研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