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切实提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水平,做“有深度”的调研,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舜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坚持真题真做,在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正坤、辅导员杨漫漫、于晓光、马千惠与10余名大舜文化宣讲团成员通力合作,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将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用20余天的时间调研了山东省10余所高校舜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

反复论证,保证调研的科学性。为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调研前期,实践团队广泛阅读文献,结合自身研究问题特质和山东省省情,在各位专家和领导的指导下,反复推敲,易稿10余次,形成了问卷和访谈提纲终稿,两份材料题目的设置,层层递进,为后期调研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集思广益,广泛开展问卷调研。团队面向山东省东、中、西部包括山东师范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烟台大学、菏泽学院等10余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研,了解其对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认知、态度、了解路径和接受程度等内容,以深入了解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探索融入路径。截至7月11日晚间,团队已收集有效问卷2625份(具体来源见下图),为发掘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探究融入路径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库。

见微知著,针对性访谈。团队成员根据各地疫情防控要求灵活开展访谈工作,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省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和思政工作者就“舜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山东省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价值和可实施的路径”等相关问题进行访谈,从思政教育一线的视角讨论了舜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价值以及面临的困难和相关建议,从学术的高度进一步申明进行舜文化传承的重要之处。与此同时,团队还对部分舜文化宣讲团成员和高校学生进行访谈,从受众的角度为研究问题提供新思路。截至7月11日晚间,团队共访谈专家2人,思政教育工作者13人,学生14人。

舜文化社会实践负责人申梦姚谈到:“通过访谈,我受益匪浅。在访谈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教授对传统文化和教育事业的热爱,也了解到想要推动舜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它,需要正本清源,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热爱、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培育更多优秀的思政教师,让学生‘扎好文化的根’;需要创新,使用创新手段,让晦涩难懂典籍语言变得时尚新颖,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出火花,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大舜文化火起来!”
下一阶段,团队将根据已有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舜文化融入高校可行性路径;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将进行舜文化景观寻访和打卡,继续投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认真的态度投身舜文化传承,让这股“舜风”吹进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