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00年前的今天,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一座小楼中秘密开幕,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犹如一把火炬,给近代饱受战乱的中国人民送来了光明和希望。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力量
7月23日上午,青年领导力学位班“政青春”实践团在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教育基地参加了模拟“三五九旅”分班建制工作。学员们分为五个班级,确定班歌、口号和班级形象,并参加“破冰活动”,“政青春”实践团学员们在活动中全情投入,积极融入集体,与班级学员的陌生感逐渐消弭。
实践团队成员徒步来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办,1937年校址由瓦窑堡迁至延安,并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主要来源于部队抽调的干部,并招收了部分学习政治、军事、历史、民运、统战的知识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军队人才的摇篮。在纪念馆内,大家认真观看各展馆详细内容及珍贵实物,详细了解了抗大建校、发展、搬迁、壮大的光辉历史和抗大将士英勇御敌、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深刻领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抗大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训。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凤凰山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机关从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期间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毛泽东、周恩来、滕代远等中央领导曾在此居住。旧址内,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领袖的旧居,看到在恶劣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顽强不屈、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和作风,深刻感受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倍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习革命历史,传承延安精神
下午,实践团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延安革命历史。《延安革命史》专题展览,全面回顾了革命根据地建立、指挥抗战、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革命历程。万余件文物、历史照片、图书等珍贵历史遗存充分展示了延安的红色魅力,带给实践团队员们极大震撼。馆内所展示的大生产运动给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让人敬畏。参观学习结束后,实践团马上投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践体验中。各位学员通力协作,做起了自助厨房,吃上了饱含劳动成果的晚餐,一天的实践活动圆满收尾。


经过一天的学习感悟,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忠诚。学生党员王淇表示:“此次的实践之行虽然时间很短,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难以估量的,在这里,大家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心灵的洗礼,感受着延安精神的力量。通过这次学习,结合当前形势,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定要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接下来,青年领导力学位班“政青春”实践团将继续追寻红色足迹,用自身行动传承延安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实践任务,为红色圣地发展贡献山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