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方式的现代流通业发展迅速,为农村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为了探索农村电商经济的生存状态,切实了解农村电商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农村电商生存状态”调研团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菏泽市曹县大集淘宝镇等地开展调查研究。

7月25日,团队成员到大集淘宝镇中采访了多位多家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门店负责人、加工厂负责人。调研团队发现,该镇转型整体较为缓慢,但出现了从单一的演出服装加工向多元发展转型的趋势。调研发现,服装加工产品是该镇的主要电商产品,但由于工厂加工能力差距较大,造成了服装加工销量两极分化的情况。同时,由于食品、玩具等新兴电子商务产品兴起,该镇电子商务同质化竞争压力降低了许多,产业覆盖面逐渐扩大,从业人员增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就业。在访谈中,相关人员表示,缺少电商人才以及电商服务环境是目前转型升级面临最大的困难。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结合当地政府已经实施的规划建设电商孵化基地、引进专业人才等政策,调研团队认为当地政府应当加强公益性电商人才培育机制,完善电商人才引进、选拔、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同时,针对电商经济特点出台针对性政策,改善营商环境,支持有计划有目标的居民从事电商经济,帮助想从事的居民掌握电商技术。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对农村电商经济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体会到了专业人才和政策支持对于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的意义。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认为社会工作在农村电商经济规范化发展中是大有可为的,团队成员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积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使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