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三五”高水平应用型培育建设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群社会工作专业 /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暑期实践项目

首页 > 社会工作专业群 学生实践 > 实习实践项目 > 暑期实践项目 >

实习实践项目

政管学院“农村青年闲暇生活”调研团队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 : 2018-08-10

为深入了解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蒙古族地区农村青年的闲暇生活状况,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农村青年闲暇生活状况”调研团队,利用暑期时间,深入通辽市庆和镇的几个村庄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深度访谈的形式对蒙古族地区的农村青年进行了调研,了解该地区农村青年的闲暇生活状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到通辽市庆和镇的几个村庄对五位青年及其家人做了深度访谈。这五位青年的职业分别为教师、个体经营者、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学生。通过对五位不同职业青年的访谈,我们了解到,看电视和上网是当地青年闲暇生活的首选休闲活动,大多数青年会通过互联网观看电影、购物、打游戏、聊天等,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约为4-6个小时。由于不同职业青年的收入不同,在闲暇时间从事的休闲活动也有所不同,其中朋友聚会、出门逛街占的比重较高。

调研发现,当地农村青年闲暇生活状况存在如下问题:闲暇时间较少,休闲生活质量偏低;休闲观念比较陈旧,休闲活动局限于娱乐消遣型活动,娱乐方式单一;休闲生活空间狭小,以室内活动为主,忽视了自我提升型活动的参与。调研数据反映,该地区农村青年休闲活动以看电视、打牌、上网、饮酒聊天为主,而学习专业技术、学习文化、进行文娱活动和旅游等户外活动较少。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通辽市周边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调研团队思考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资源的可接近性是制约青年参与各种休闲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要加大休闲设施投入力度,扩大娱乐场所数量和范围,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次,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运用大众媒介引导农村青年合理支配休闲时间。其次,青年自身要树立现代化的闲暇生活观念,多参与自我提升型的活动。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以严谨的态度出色地完成了本次实践项目。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了解到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青年的闲暇生活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专业实践能力得以提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于瑶 王慧)

2018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