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三五”高水平应用型培育建设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群社会工作专业 /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术交流

首页 > 社会工作专业群 学术交流 > 学术讲座 >

学术讲座

多位社会工作领域知名专家来校指导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山东)建设

时间 : 2024-10-21

10月20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马凤芝,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史柏年,台湾东海大学教授曾华源,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郭静晃应邀莅临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山东)指导工作。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山东)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玉香,副院长卢鹏程和基地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王玉香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详细介绍了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山东)、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省志愿服务研究基地、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研究培训中心、山东省新时代志愿服务管理学院的运作情况、服务项目和成果展示,并重点介绍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如何充分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群的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来不断探索和创新志愿服务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专家们对基地的志愿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基地不仅充分利用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群的深厚学术积淀和丰富实践经验,而且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上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随后,专家们就如何深化青少年和社会工作的学术化、专业化和制度化建设进行了研讨交流。

曾华源简要介绍了台湾在养老服务和青少年志愿服务方面的具体做法,他建议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重点挖掘和培养优秀的潜力人才;通过党建活动,引导青少年志愿者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弘扬时代新风;利用情境教学实现青少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社会化,不仅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少年志愿者,还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推动志愿服务项目的学术化建设。马凤芝谈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深刻反映国家发展路径与文化自信演进的过程,其核心在于从最初的向西方学习到最终实现文化自信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组织社会生活,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塑造国民精神、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建议基地应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同时借鉴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此次来访指导为我校志愿服务工作带来新的研究视野。基地将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实践探索、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强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建立评估与激励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的纵深研究和探索,并产出高水平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