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三五”高水平应用型培育建设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群社会工作专业 /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术交流

首页 > 社会工作专业群 学术交流 > 学术会议 >

学术会议

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做客第一百九十八期学术前沿论坛、第一百三十七期社区治理论坛、第五十七期毓秀讲坛

时间 : 2023-03-27

为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观,深化专业认知与专业认同,3月24日下午,学校邀请到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顾东辉教授作主题为《长项视角与社会工作长项品性》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克教授主持,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顾东辉教授从长项视角的核心观点引入本次讲座,解读了什么是优势视角、长项视角、优点视角。他指出,社会工作长项品性主要包括七个系统要素:人境共优之高能系统、利群利己之多维功能、关注全人之社会理性、人在场境之整体架构、知行合一之利他行动、动态微调之闭环治理与恪守伦理之高洁行品。他强调,社会工作是协助恢复人境健康进而推动全人发展的“知行合一”的专业行动,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要将助人自助与促进美好相兼顾,在实践工作中使专业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顾东辉教授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对于专业化、理论实践化有着高度要求,要推动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进程,专业社工应是经过规范训练的、具有伦理守则的、体现特殊权威的、拥有自我组织的、能够得到社会认同的。同学们也更应积极关注专业发展进程,用专业知识赋能个人专业道路成长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最后,顾东辉教授希望广大同学能够做到德才兼修,整体增能,内化利他伦理与功能角色,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核心能力。

本次报告让在场的学生对社会工作的长项品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坚定了自身信念,明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塑造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与职业观。本次报告能够帮助同学们将专业视角更好的运用在现实生活案例中,激发了在场师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高度共鸣,对促进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专家简介:顾东辉,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1986)/硕士(1989)、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2004)、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哲学博士(2000)。现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校MSW教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同时,顾东辉教授兼任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理事长、上海复惠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理事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